热点关注

主页 > 热点关注 > 热点关注 >

聊聊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

发布日期:2023-08-19 点击:
劳动合同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
(一)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,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;
欺诈,主要是指劳动合同的一方主体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,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订合同。常见的情形有:劳动者虚构自己的学历、工作经历,用人单位夸大薪资待遇、虚假承诺福利。
胁迫,是指通过暴力或其他手段强迫一方违背自己意愿签合同。常见情形有:合同到期了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续签,用人单位通过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签合同。
乘人之危,指趁他人危难时,通过要挟或诱骗方式与其签订不平等的劳动合同。常见情形有:用人单位趁着劳动者生活窘迫与其签订不公平的劳动合同。
(二)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、排除劳动者权利的;
实践中这种情形不少,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的义务和用人单位的权利,却没写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。比如:工伤由劳动者自己承担、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调动劳动者的岗位,劳动者必须遵守等。
(三)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。
比如: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、违法约定工资的标准。
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,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。
劳动合同无效的后果
(一)劳动合同全部无效的
该合同的所有条款对当事人双方无法律效力。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合同无效的,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,用人单位还要支付经济补偿金。如果是劳动者过错导致合同无效的,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合同,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。
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,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,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。劳动报酬的数额,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
(二)劳动合同部分无效,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。